在11月21日《【海峰看市场】po/聚醚市场:山重水复之间,难现柳暗花明》文中基本观点一是价格继续上推,po会短期支撑聚醚市场;二是只要是刚需,可以适当采购;三是暂不具备年底存货条件。
一周过去了,市场的确又发生了较大变化,除了以上基本观点外,1000元左右的上涨幅度还是有些超出包括笔者等所有业内人的预期。
昨天午后各po工厂开始报盘,大致都继续上推300左右,出现连续上涨的趋势,出厂现汇10500-10600,纷纷上扬的态势的确让所有人“醉了”,“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市场还会持续吗,能持续多久是大家较为关心的问题。
再看看聚醚的反应。今天各聚醚工厂也开始跟涨,各厂家幅度不一,大概也有300元左右,但聚醚的跟涨与po的拉涨有所不同,聚醚完全是跟涨,且被动跟涨。大家可以很简单的算一下,即使聚醚价格上涨成功,10600的软泡和10500-10600的po价格比较一下,谁都能看出来是什么节奏,说好的软泡成本要在po价格基础上加500元的辅助材料加工费呢?
那聚醚为什么不和po同步大幅拉涨来转化为盈利模式呢?我看是需求的制约。目前说白了需求没有那么强势,要像9月份那样的市场需求,聚醚完全可以任性的一枝独秀,但目前还没有。当前的硬泡市场就不必去说了;软泡很强吗?以笔者去几家海绵厂看,不很弱,尤其是比10月份还有些强,但只能说是一般,用不温不火表达或许合适;高回弹行业尚可;弹性体行业亦不温不火。总体需求一般。
近一两天各媒体纷纷预测后期走势,因为月初行业会、po开工负荷低、需求等等因素,观点较为统一:近期继续涨,中期、长期回落。这个观点应该得到大家认同,笔者也基本认可此观点,但略有一点不同意见就是笔者认为的“近期”时间会比其他媒体预测的“更更近”一些,或许不会是他们预测的保持到15号以后甚至下旬。
其实笔者认为目前市场真正形成强有力支撑的因素是“聚氨酯产业链”的库存低,从po到下游聚醚,到聚醚的下游,整个产业链厂家库存都保持较低库存,这是市场最有利的方面,当前其他因素应该弱于此。
当然文中观点是基于不考虑环保带来的变化及po工厂意外停车等因素,一旦有po公司的生产因环保或设备故障受到较大影响,市场另当别论。
(本篇为聚义堂108将李海峰原创,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欲了解更多关于po和聚醚方面的信息请联系李海峰手机号:13305432170(微信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