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顶棚内饰是汽车整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车内的装饰性,同时顶棚内饰还可提高与车外的隔热、绝热效果;降低车内噪声,提高吸音效果;提高乘员乘坐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由于太阳直射车顶,汽车顶部温度较高,因此顶棚内饰的耐热性和耐候性指标要求较严。
对不同档次的顶棚内饰在材料上、结构上有所不同,为提高隔音、隔热、降低噪声等效果,多采用各种纤维毡、聚氨酯泡沫、聚乙烯泡沫等与其他材质粘合在一起的结构作为衬垫,并与蒙皮材料(如无纺布、针织物等)通过一定的方式粘合形成一体。
汽车顶棚内饰主要有两种:软顶和硬顶。汽车顶棚内饰材料的发展趋势是高强度模塑基材。

2 汽车软顶
软顶一般由面料和泡沫层用层压法或火焰法复合在一起。面料多数为无纺布机织布或PVC 膜等材料制造。泡沫层用聚氨酯或交联聚乙烯泡沫制造。面料起装饰作用,其颜色及质地要与车身内饰颜色和质地相协调。泡沫层起隔热、隔音、吸音、减振作用。
软顶的安装一般分两种:粘贴型和吊装型,用于货车、面包车和低档轿车上。
软顶的粘接有滚涂法和预涂法两种。用于滚涂法的粘接剂是氯丁橡胶,在施工现场工人手持蘸满胶的胶滚或胶刷,将胶均匀涂在顶盖的内表面上,晾置几分钟后,将软顶粘贴在指定位置上.用于预涂法的压敏粘接剂是在生产软顶时,预涂在软顶的背衬上,用隔离纸将胶膜覆盖,以便包装和运输。在施工现场工人揭去隔离纸即可将软顶粘贴在指定位置上.哈飞6373 车软顶是采用滚涂法粘接的,哈飞6330E 车软顶是采用预涂法粘接的。其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
吊挂软顶的结构。
软顶饰面的背面缝有几行吊挂用的布袋或细绳,并同时配备软顶安装用细杆,该细杆弯曲成与金属顶盖断面相似的曲线。安装时,先将细杆穿过软顶背面的布袋,再将这些细杆固定在顶盖横梁上。饰面的周边用粘接剂粘到内护板和前风窗胶条上。
其优点是质量小,成本低,但软顶与金属顶盖间隙大,占用室内空间;布袋与饰面连接处上凸,行车时软顶振颤,整体装饰效果不理想。

3 汽车硬顶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软顶已逐渐被成型硬顶所替代。 成型硬顶主要由饰面,泡沫层和基材三层组成,利用大型成套生产设备,用热压成型法将它们复合成一个整体,成为具有一定刚性和立体形状的内饰件。 成型硬顶的安装分为粘接式与镶嵌式两种。
成型硬顶的粘接是在施工现场工人手持喷枪,直接将粘接胶均匀地喷涂在硬顶背面的粘接区域内,根据工艺要求晾置一段时间内,再粘贴在金属顶盖上.镶嵌式安装分前、中、后及周边四部分。一般情况下,前部的安装点靠左右遮阳板和地图(驾驶员)灯固定装置实现,中部靠左右乘员把手和乘员灯安装点实现,后部则用塑料卡扣固定在顶盖后横梁上
A 硬顶前部与车体安装
B 硬顶前部与车体安装(遮阳板安装点)
C 硬顶 前周边与车体安装;
D 硬顶中部与车体安装(用卡扣安装在顶盖横梁上);
E 硬顶中部与车体安装(把手安装点);
F 硬顶侧周边与车体安装;
G 硬顶后周边与车体安装;成型硬顶的加工方法与使用性能主要取决于其材料性质。以往多数采用高压聚乙烯发泡材料制造。高压聚乙烯发泡材料具有无毒、质量轻、耐冲击、机械性能好、柔软性好等特点,但其成型性能差。目前,汽车顶棚采用多层材料复合成型的整体硬顶,由基材+缓冲隔热层+表皮层叠一体成型。基材可采用PU 发泡片材、PP 发泡片材、瓦楞纸、浸渍树脂的再生棉或玻璃纤维等,缓冲隔热层采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板,表皮材料主要采用织物、TPO 或PVC 膜。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硬顶材料。
3.1 热塑性基材 此材料经烤箱加热软化后,在常温模具中受压冷却后成型,面料可在成型前与基材复合好,也可在成型时复合面料。
3.1.1 聚苯乙烯材料 聚苯乙烯泡沫板材两面各复合上一层HIPS 后,得到的有较高刚度的复合材料。PS 基材质量轻、成本低、成型自由度高。但其隔音效果差,且热变形温度较低。另外PS 泡沫提内残余物在加热过程中生成的气体可聚集于HIPS 下,形成气泡,造成次品。 由于PS 受多种溶剂溶解,因此不利于使用溶剂型粘接剂与表皮面料粘接,它的较低软化温度也不利于使用热熔敷,而水基胶强度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