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克施乐成立于1864年,总部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是一家专注于料精密注塑的技术型企业。早在2004年,裕克施乐便开始布局中国市场,并于2005年在江苏太仓建立了生产工厂。
胡总告诉我们:“长期以来,裕克施乐为客户提供塑料行业的前沿解决方案。公司的优势在于整合产业链的领先技术,从原料到生产工艺,我们都能很好地满足终端客户的需求。过去30年,裕克施乐一直在关注3D打印技术。2014年,裕克施乐开始了3D打印领域的研发;2017年,公司与Carbon和某知名运动鞋品牌合作,探索3D打印技术在运动鞋中底上的应用;2018年7月,公司正式确定大规模投资,随后于10月开始引进Carbon的3D打印机;到2019年5月,裕克施乐已经拥有超过100台3D打印设备,具备了规模化生产的能力。”
3D打印从出现到现在只有短短30多年的历史,曾经,拥有质量高、成本低、速度快等特点的机械加工和注塑成型工艺等传统制造工艺,被奉为大批量生产的工业标准。而3D打印仅在快速成型和小批量生产的领域有用武之地。随着人们对个性化需求的日益增长,3D打印在弥补传统制造工艺不足的同时,实现了大批量生产。
胡总补充道:“裕克施乐在鞋材生产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公司最早参与了某知名运动鞋品牌ETPU爆米花鞋中底的研发,并推出了水蒸气热压成型的生产工艺。在后期的合作中,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晶格结构的运动鞋中底,是一次全新的突破。我认为,3D打印在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大批量、分布式、一站式生产。相较于传统制造技术,常见的集中式工厂将转变为分布式工厂,最终可能实现在门店直接生产,为消费者提供定制化的功能性运动鞋。”

在有限的条件下,寻找新的应用机会
“从以前消费者的需求来看,鞋,是人面对环境基本的保护。人们比较在意的,是鞋的尺码,是否合脚。随着消费者的需求呈现多元化,例如老人、年轻人、儿童对于回弹性和保护有着不同的要求,3D打印能够很好地满足个性化设计。这为3D打印在鞋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胡总称:“不可否认,3D打印在材料、设备、规模化生产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裕克施乐而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是,如何在这些有限的条件下,寻找新的行业应用。现在,裕克施乐已经将3D打印的特殊晶格结构,应用于汽车座椅、背包背垫、自行车坐垫、美式橄榄球头盔,并在与下游客户的合作中实现了商业化。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之际,裕克施乐快速响应全球疫情需求,利用3D打印批量制造防护面罩,不仅弥补了医疗物资的短缺,同时为医护人员提供了长时间佩戴的舒适度。未来,裕克施乐非常看好3D打印在汽车,航空航天,以及时尚产品领域的发展。”

引领技术创新和智能制造
裕克施乐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公司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早在2018年,裕克施乐就在太仓成立了博士后工作站,与德国相关大学、中国的华东理工大学等合作,培育中国本土的3D打印研发团队。
“在智能制造方面,裕克施乐采用了先进的工厂工艺设计,达到了高标准的自动化。此外,公司利用MES、APS等智能化管理系统,确保了工厂的高效运行。在3D打印工厂内,大屏幕上实时显示每一台设备的生产状态。裕克施乐太仓厂区内,还有一部分空地,未来我们将建立新的研发中心和智能仓库。”
胡总告诉我们:“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大学教师。随后,我在制造业担任了20多年的高层管理。在裕克施乐,我始终认为自己扮演着一个技术、科研人员的角色。公司的任务就是将行业先进的解决方案提供给市场和客户。这条道路上,注定是永无止境的探索。其间,挫折和压力如影随形,而我也享受着每次克服挑战后的愉悦。我和团队都满怀着使命感,希望借3D打印技术的东风,可以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