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解决]
如何降低植物油多元醇的酸值
|
发布者:
花满楼 (士兵) 发布日期:2008-1-28 9:13 已浏览 12310 次 悬赏积分:50 分 |
|
第十届中国(济南)软泡实战技术交流年会 |
|
请教一下:在生产过程中如何降低植物油多元醇的酸值呢?我现在实验结果表明,酸值一般都在2左右,要是降低酸值也不是不可以,但是羟值也会大幅度随之降低。我现在需要的理想指标是羟值260加减20,酸值小于1.5--越小越好,粘度小于3000.不知道各位有什么高招。
|
|
|
加微信号:pujyt1688 邀您进【微信群、领电子书】 |
|
|
|
|
|
[1楼] 回复:
花满楼 (士兵)
时间:2008/1/28 10:58: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一刷新结果发了两个相同的帖子。这样就等于悬赏100分啦。 
|
0
|
|
|
|
|
|
|
|
[2楼] 回复:
杜宗宪 (班长)
时间:2008/1/29 10:23: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这就要看楼主的合成路线如何。若是像美国Urethane Soy System的制程就必需控制升温时间和反应器气氛含量,若是走环氧路线,就只能从原料油组份作改进了。从楼主的目标值看来,应该不是采用目前美国商品化的合成路线。
|
0
|
|
|
|
|
|
|
|
[3楼] 回复:
苏乞二 (班长)
时间:2008/1/29 10:49: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
我的签名:走一走,看一看。
QQ:757174493 |
|
|
|
|
|
[4楼] 回复:
花满楼 (士兵)
时间:2008/1/29 17:39: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MSN:hanzhuguang@hotmail.com 另答复二楼:我不是用环氧油来作实验因为那东西成本很高,尤其是现在的成本,没有办法做实际应用。控制反应瓶内的压力也有尝试,不过随着压力增大,反应速度也随之减缓,而且最终的实验结果不理想,酸值变化不大,而且主要是产品不再那么透亮,和石油聚醚按一定比例混合的话容易出现分层。 反应温度如果降低,或者催化剂降低,那么就会出现将近8%的沉淀,这也不利于实际生产中成本控制,并且给后期操作造成麻烦,尤其是现在是冬季,气温很低的情况下更不好操作。
|
0
|
|
|
|
|
|
|
|
[5楼] 回复:
林师傅 (团长) 空间 博客
时间:2008/1/30 16:06: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
我的签名:pu让我生活更精!13850631186.QQ781128264.邮箱 :lin_zhiguo@yahoo.cn |
|
|
|
|
|
[6楼] 回复:
聂锡铭 (团长) 空间 博客
时间:2008/1/30 22:28: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7楼] 回复:
聂锡铭 (团长) 空间 博客
时间:2008/1/30 22:31: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8楼] 回复:
赵鑫 (营长)
时间:2008/1/31 8:27: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试一下减压法,即在负压下反应,对酸值有所帮助。试试!
|
0
|
|
|
|
|
我的签名:天行健,智者善借力而行!
13842392982 QQ845602265 |
|
|
|
|
|
[9楼] 回复:
花满楼 (士兵)
时间:2008/2/16 8:13: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10楼] 回复:
花满楼 (士兵)
时间:2008/2/16 8:17: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先谢谢各位的帮助解答。 春节前按照各位的思路试验了一下,真空状态下生产的植物油聚醚酸值倒是不高,但是羟值也下降得很厉害。高压状态下反应生成的植物油聚醚酸值没什么变化,粘度倒是达到理想状态。我在想也有可能受限于植物油原料的稳定性--植物油原料毕竟不如石油原料那样稳定,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
|
0
|
|
|
|
|
|
|
|
[11楼] 回复:
钟自勉 (士兵)
时间:2008/2/19 16:42: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12楼] 回复:
陈先生 (士兵)
时间:2008/2/25 11:29: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
我的签名:主要从事双组分PU软包装胶水,涂料的研制,生产服务!QQ575670665 |
|
|
|
|
|
[13楼] 回复:
钟华亮 (班长)
时间:2008/2/25 11:33: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我看了半天也没有看出什么名堂,我也做过植物油多元醇! 楼主不说用什么油,用什么醇,用什么催化剂,更不用说什么反应了。大家是怎么给出这么多的建议! 哈哈,不过如果上面的都说了,不就是大家都会做了。 所以这些问题啊,应该楼主自己好好研究去!
|
0
|
|
|
|
|
我的签名:多元醇开发!
硬泡配方开发和技术服务!
puworker@yahoo.com.cn |
|
|
|
|
|
[14楼] 回复:
钟华亮 (班长)
时间:2008/2/25 11:40: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不过,我觉得酸值还是应该很好控制的,关键还是植物油多元醇的稳定性,相容性,低温下的粘度,还有就是催化剂的处理啊,应用的效果啊!这些才是植物油多元醇的技术难点。 现在植物油涨的这么厉害!植物油多元醇真的难做啊!
|
0
|
|
|
|
|
我的签名:多元醇开发!
硬泡配方开发和技术服务!
puworker@yahoo.com.cn |
|
|
|
|
|
[15楼] 回复:
胡文峰 (班长)
时间:2008/3/19 10:23:00
|
得分:0 分 回复 |
|
楼主用的哪种植物油,蓖麻油,棕榈油,大豆油或其它 ?
|
0
|
|
|
|
|
我的签名:涂料固化剂,聚氨酯,酚醛;15992675987;QQ:258945538
|
|
|
|
|
共 15 条 每页显示
20 条,当前第 1页 共 1 页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