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的板材长度相差不小,在选择原料时应注意反应速度。如同期生产不同的板型,应选择能满足最大规格板材的。我公司生产保温板,用的是CANNON设备,间歇式,自己混料(好处是由于环境等条件的变化可及时进行调整)。关于原料的选择,因诸多因素,选择有所不同,这里仅就发泡工艺上的注意事项提供些参考。
影响泡沫质量的潜在因素
原料
反应时间:太快则泡沫表面气泡较多,粘合性变差;太慢则脱模时间太长,生产效率降低,粘合性变差。
流动性:影响泡沫密度分布及排气。
发泡机
计量:计量不准则泡沫会太软或太脆。
料温:太高则反应较快,料流动性变差,气泡亦较多;太低则反应较慢,脱模时间延长。
夹具温度:35-45℃ 太低,粘合性变差;太高则反应较快,物料流动性变差,气泡亦较多。
环境温度:温度过低,反应慢,脱模时间长。
面材:表面处理不好或不干净或有水汽,粘接性变差。表面应干燥,没有霜、冰、脂、油和松散的碎屑和灰尘。表面也绝不能有溶剂。如果已经打底,就必须要有充分时间使它干燥。
脱模时间:太短会产生变形。
其它:排气不好则泡沫表面气泡较多。排气越通畅,物料发泡中泡孔并泡所产生的气体压力越低,板内残留气泡也越少。因此,排气孔一般设在四侧,数量应适当,以满足排气的需要。气体有向上部、边缘集中的趋势,所以气孔位置应尽量靠上,两端(短边)的排气孔应多一些。
一般来讲,聚氨酯的生成反应时间相应地越快越好。因为时间快,热量散失少反应充分,泡沫整体效果也就好。但在一次性浇注大型板材和管材时,因为受到各种因素和阻力的影响,必须给予它足够的流动时间以克服阻力和不利因素而向前流动,也就是说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加快起始反应时间(乳化时间)延长流动时间(胶化时间),缩短固化时间,以提高效率。
同时,为了增加流动性还必须克服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因素
板面对泡沫的阻力
空气对泡沫的阻力
温度的影响
注塑孔位置的彰响
解决办法
尽可能选择表面光滑的面板
适当对板面加热 适当加大排气孔的直径或数量选择最佳的排气孔位置
可适当升高料温适当升高模具温度
要选择利于流动性的注塑孔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