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登录会员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联系我们
手机客户端APP 微信公众号 抖音:622279181
 首页 好订单 找原料设备 人才招聘 PU资讯 PU聚义堂 技术服务 PU博客 PU空间 聚友会 培训班 一对一培训
当前位置:首页 > PU资讯 > 技术人生
隔行如隔山?且看外行5个月攻克全水发泡! ——隔行如隔山?且看外行5个月攻克全水发泡!

发布时间:2014-09-20   浏览:5680

编者按:

  唐少华,不是PU聚义堂108将里的成员,也不是已经有10多年PU从业经验的高手,其实,他只是我偶然在一个QQ群里认识的。他毕业于湖南大学,大学学的是美术专业,做了8年汽车外观设计,2014年5月开始用聚氨酯硬泡做客车风道,并坚持全水发泡,入行5个多月的时间,已经从一个完完全全的外行变成了细分领域里的专家。

  以超北大30多分的成绩进入湖南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汽车外观设计。因不满足于仅仅做设计,参与了生产配件的机器、设备、工艺、配方,后来逐步过渡到了聚氨酯行业。

PU聚义堂:请简单介绍下你的求学经历、工作经历。

唐少华
我是湖南人,读的是湖南大学工业设计专业,这个专业非常好,毕业10年了,老师们的教导总是能给我指明方向。

  2004年毕业后进了湖南长丰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当时也是全国500强国企,上市公司。也是从那年开始,公司经营状况不太理想,到2009年被广汽收购。省长周强给我们开了会,感谢我们对湖南汽车工业做出的贡献和牺牲,我知道贡献谈不上,牺牲肯定是要做了。离开国企的时候非常痛苦、失落,很多项目做完了,费劲心血,最后没有面世。甚至还有同事跳楼了。

  国企是个象牙塔,我刚出来的时候很不适应,别人都觉得国企节奏慢,经历的项目少,国企出来的人能力低下。我有不同的看法,国企对员工的培养比大多数民营企业更舍得投入,也更有耐心,记得那时候我们部门一年必须用掉40万培训费。对我个人来说,后面的一些小成功都算厚积薄发吧。

后来我去了杭州吉利研究院,那时候吉利在新产品开发上面非常舍得投入,我很看好。实际上,在吉利我成长非常快,很感谢吉利。

PU聚义堂:做了那么久的汽车设计,你应该是非常喜欢那份职业的,为什么会选择进入聚氨酯这行?

唐少华: 大环境来说,全国乘用车布局已经完成了五大四小,一汽、二汽、北汽、长安、上汽、广汽、吉利、奇瑞、比亚迪、长城,每家的产品线业布局完成了,SUV、MPV、各级轿车都有了,以后很少有全新开发的车型了,多是小改款,对汽车设计来说,野蛮生长的时代结束了。

  再加上全国多地开始限行限购限牌,乘用车发展已经遇到瓶颈,乘用车设计更是。从社会角度来说那我们不能把人都关在家里吧,怎么办,客车是个趋势,公交车能解决更多人的出行问题,我就转行做了客车内饰设计。用乘用车的理念来做客车,有一定的优势,客车现在少有A面的概念,竞争不大。后来我发现产品相对简单,光做产品设计已经不能满足我了,我想参与更多。于是对实现产品本身所需要的机器、设备、工艺、配方都很感兴趣。后来就逐渐过渡到了生产汽车配件这个行业上来了。聚氨酯只是其中遇到的最困难也最好玩的一个环节。



  

2014年5月,开始以全水发泡的方式生产客车风道,遇到了各种难题。为了不在配方上受制于人,他花了两个月时间学习,最终顺利生产。而且,他的很多设备都是自己设计的。

PU聚义堂:请问你是做汽车上面的什么配件?技术上有什么难点呢?

唐少华:客车风道。对隔热要求很高,产品大约六到十米长,约1米宽,5毫米厚,因为长度较大,整个浇注的过程就接近甚至超过1分钟。产品上面需要安装各种附件,对强度要求很高所以需要有玻纤增强。本身是个装饰件,外表面需要美观,有结构有造型,对尺寸稳定性也有要求。还需要满足GB8410阻燃。

PU聚义堂:你一开始做这个遇到什么困难了么?是怎么解决的呢?

唐少华:当然,问题很多。最大的就是配方问题,因为我选择了全水发泡,体系发热很大,烧芯;气候和环境对发泡体系的影响相对物理发泡来说也更很大。一开始一个多月没做出一个合格的产品,快崩溃了,怀疑压机、怀疑温度、怀疑速度。原料供应商、同事很多人劝我不要试了。去找同行高手,开口就是配方要大改,改一下几十万。后来无奈了,买了很多本书,研究了2个月,自己琢磨,终于搞定,合格率达到99%以上。

PU聚义堂:你是怎么做到2个月时间把这些都搞懂的呢?

唐少华:虽然读的是美术专业,但我的理科也是很好的,初中时化学竞赛就拿过全国二等奖,高考的时候理科综合拿了286分,满分300。最起码我一开始就知道催化剂是什么,熵是什么,这些基础知识很重要的。

  对我最大帮助的除了书籍以外,还有聚氨酯聚义堂这种行业性网站,网站上面高手如云,并且大家都非常热情。前辈们写的论文、试验数据,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以前觉得我们做汽车设计的都一家人,现在想想聚氨酯圈子的也都是一家人。

PU聚义堂:听说你的压机、模具都是自己设计的,为什么要自己设计呢?设计的过程中有遇到什么难题吗?

唐少华:一开始就是简单想实现产品,在只做产品设计的时候,你需要不断的问模具设计配方设计的人,这些种种指标能不能实现,我不喜欢这种把一个产品的命运交给别人的感觉,那就自己来好了。产品设计因为各种工艺工程问题修改是非常招人讨厌的,会抹杀了你的创作热情,如果这些因素都在自己手里那就好办了。机器是工艺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速度和压力对产品品质影响非常大。

我的反应釜的架子是我设计的,可以承重十几吨,一开始有人担心会塌呢,我用了好几吨钢材,属于不惜血本。

  从发泡压机来说,我们的产品密度比较大,需要很大压力,上下模具之间压力几百吨,只能自己设计。其实,以前我连软件都不会用,机械设计、液压系统、自动化、模具设计,这些知识都是现学现用的。模具从铸造到加工,布局恒温系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

  虽然是一个外行,身边没有专家,却敢于尝试全水发泡,而且他成功了,他的唯一理由是:给三岁的儿子留点臭氧。

PU聚义堂:目前,同行做你这个产品的多吗?坚持全水发泡的有吗?

唐少华:国内目前做这个的不多,行业以前的龙头是用物理发泡,切换到全水以后挺长时间还没顺利。还有一家在坚持物理发泡。

PU聚义堂:在全水处理时你遇到了哪些难题?能列举一个么?

唐少华:难点太多了。比如,全水硬泡二氧化碳分子太小,容易逃逸,这是一个物理问题,并不是化学问题。我的选择是既然关不住这些不听话的小分子,那就让它走,跟做人一样,留不住就让他走吧。

  氟利昂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分子大,隔热性也好,氟利昂气化的时候还吸热,降低反应温度,相对好处理一点。

PU聚义堂:全水处理这么难,你为什么一开始就坚持全水发泡呢?

唐少华: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学物理发泡我可能也需要几个月,还不如直接用水,我看了蒙特利尔条约,知道这是趋势。从个人情感来说,我坚决不破坏那点臭氧,至少给我儿子留点,我的儿子才三岁。

  而且我喜欢挑战,喜欢解决技术难题,太没技术含量的事情,就让别人去做吧!

  一路走来,虽然艰辛,却从未想过放弃,而且最终收获颇多。技术难题解决了,未来想转做营销,再跨一个高度。

PU聚义堂:那你当时遇到那么大困难,那么多人劝你放弃,你有想过放弃么?

唐少华:没,我没有退路,锅都架起来了,两个反应釜加架子都超过10万了,属于上了梁山了,必须成功!做汽车设计的都是一群血管里流动着汽油的人,并不知道害怕是什么。

  而且,我始终相信我可以的,因为某些外资组合料供应商相信他们可能搞定,他们也不是神。而且,他们的组合料接近我现在两倍的价格了。用他们的方案,材料成本会翻倍,有点替别人做嫁衣的感觉。更关键的是产品性能不在自己手里掌握,我们的客户需求是多样化的,产品设计也是多样化的,每个产品对配方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PU聚义堂:那你觉得你一路走来,收获了什么?

唐少华:最大的收获应该是自信。别人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我觉得成功比失败更能鼓舞自己。技术上来说有了可随时调整的配方体系可以应对各种刁难的客户和复杂的气候变幻,有一种掌握游戏规则的快乐。

  而且,这个项目还有了一定的成本优势,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更有底气一点。

聚氨酯只是我在实现产品或者说自我路上的一个小障碍,成功突围以后我发现喜欢上这个行业了,9月初去了上海的聚氨酯展会,我正式的意识到自己已经身在其中了。这个行业可操作性非常强,从事聚氨酯行业的人都非常聪明勤奋,我非常喜欢。

PU聚义堂:你未来有哪些发展规划呢?

唐少华:
  
一、可能会去做销售,现在项目已经顺利了,产能溢出,可以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了,我希望更多的人选择聚氨酯的产品。

  二、推动一下全水发泡,慢慢的淘汰氟利昂,为环境保护尽一份力。给聚氨酯这个行业抹掉污染环境的名声。

  想了解更多关于唐少华的故事吗?
  联系手机:18268036166  QQ:点击这里与我联系 80843110 


 
关于我们 ┋ 网站动态 ┋ 广告合作 ┋ 手机客户端 ┋ 微信公众号 ┋ 付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帮助中心 ┋ Top

扫码关注聚义堂微信号
或微信搜索:pujyt123
客服电话:0515-85457789  咨询QQ:1295106253  客服微信号:pu138com
邮箱:1295106253@qq.com
公司名称:盐城市拓创聚氨酯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江苏省盐城市东台三灶大街19号
Copyright© 2005-2023 huarenp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405197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80163  苏公网安备32098102321078号
  

扫码安装安卓和苹果
手机客户端APP